报告题目:导模共振微纳光子器件研究
报告人:桑田教授(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报告时间:2014年6月18日15时
报告地点:钱伟长楼202报告厅
欢迎有兴趣的师生前来聆听!
理学院
2014.6.16
报告内容简介:
导模共振是微纳尺度周期性光学结构中一种典型的奇异共振效应,其现象上表现为衍射光场相对入射角或入射光波长等物理量的微小变化而产生突变。基于导模共振效应的微纳光子器件,涉及光学、信息科学、材料学、生物医学等诸多学科,属于高度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领域。近年来,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光学领域的研究热潮方兴未艾,导模共振微纳光子器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报告基于导模共振效应,重点对导模共振微纳光子器件的共振激发、多通道滤波、亚波长光栅薄膜结构以及导模共振器件的设计方法开展研究,探讨基于薄膜层调控作用的导模共振光子器件多样化的光学特性。
报告人简介:
桑田,男,1978年生,博士,教授,硕导。2000年起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任教至今。其间,2003-2009年在同济大学攻读研究生,获同济大学2009年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9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做“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近年来一直围绕导模共振微纳光子器件开展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各1项,主持在研省厅级项目4项;主持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子项目2项;参与各类省厅级项目5项。在核心及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EI收录27篇,SCI收录19篇,论文被SCI他人引用100余次。近年来先后荣获第58届中国优秀博士生代表团赴德参加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与学术访问、贵州省教育厅优秀人才、贵州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领衔人、贵州省第12届青年科技奖、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贵州省优秀教师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