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沈晓鹏教授应邀来理学院交流访问,在钱伟长楼201会议室作了题为“超薄结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传输与局域特性”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光电系主任桑田教授主持,理学院部分教师和光学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伊始,沈教授简要介绍了结构化金属表面支持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传输和局域化原理及亚波长等离激元器件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其在微波、太赫兹和远红外波段内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随后,沈教授详细介绍了他们团队在共形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磁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柔性波导以及超材料吸收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数值计算,仿真和实验共同验证了所设计结构的可行性,引起了在场师生们浓烈的兴趣。报告会后,沈教授耐心、详尽地回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并与参会师生就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器件原理及仿真实验等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沈晓鹏教授是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新型人工电磁材料、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光子晶体等领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 Laser Photonics Rev.、Phys. Rev. X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SI论文7篇,第一作者ESI论文3篇。论文他引15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270余次。发表在Optics Express上的关于多波段超材料吸收器的文章,被该杂志评为发表两年内引用最多的20篇论文之一。关于结构化金属结构上的人工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多极子谐振的研究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以封面图片报道的形式予以发表。申请发明专利13项,已获授权4项。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

沈晓鹏教授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