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理学院组织研究生导师深入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作者:文图:彭青;审核:席曦、董小平  编辑:理学院   发布日期: 2025-04-17   来源:院研究生办  

4月16日下午,理学院研究生导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违反准则的典型案例集中学习在钱伟长楼216会议室举行。会议由副院长陈晶主持,学院全体研究生导师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陈晶副院长带领全体导师逐条学习《准则》全文,重点解读了“坚定政治方向”“潜心教书育人”“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廉洁自律”等核心要求。他强调,《准则》是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既是正面倡导的“指南针”,也是负面警诫的“高压线”。作为研究生导师,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必须将《准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科研指导、课堂教学、师生交往中严守师德底线,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为深化学习实效,会议通报了教育部公开曝光的多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暴露出个别教师在政治意识、师德修养、法律观念上的严重缺失,其行为不仅损害教师形象,更对教育生态造成恶劣影响。

随后,与会导师结合工作实际展开交流,畅谈最近工作面临的一些难点、学生思想动态等问题。教授李连忠结合今天的学习表示:《准则》为教师划定了行为标尺,典型案例更是当头棒。作为导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自身的一言一行都须经得起检验。副教授朱纯表示将以《准则》为镜,坚守师德“第一标准”,在研究生培养中做到严慈相济、言行雅正,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最后,陈晶结合学院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二是强化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三是涵养师者情怀,关心学生成长,构建“亲”“清”师生关系,争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他强调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的常态化实施,抓好抓实教育教学管理,严肃课堂政治纪律和行为准则,对失德失范行为零容忍。

活动现场

陈晶主持并作总结

导师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