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日,浙江抗战战场拾遗调研团在建军节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迎着酷暑来到了浙江衢州。衢州历来都是闽浙赣皖四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在近代,衢州不仅是浙赣铁路中的一个重要枢纽,还建设了大型军用机场,因此,衢州成为了日军统帅部作为战略进攻的重点地区。为了了解当年抗战战场的史实,调研团来到了日军细菌战衢州展览馆。
沿着一条幽静蜿蜒的石子路,调研团一行抵达了展览馆。据了解,衢州展览馆于2008年建成开馆,原址的主人黄廖氏是当年第一批死于鼠疫的病人。在展馆的门口,调研团看到了一口方形的古井——罗汉井,低矮的井栏,石砌的井口,里面的井水清可见底。这口质朴的古井是日军细菌战最好的历史见证,它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事实:这正是日机最早在衢州抛撒含菌物品的地点。
步入展馆,迎面便是七个大字映入了眼帘——不能忘却的记忆。在这里,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每一样陈列物,都真实反映了那一段悲惨的血泪史。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徽派建筑却承载了如此令人发指的暴行。
1940年10月4日,日本军人石井四郎下达了对衢州细菌战作战命令。当日上午九时许,日军731部队入侵衢州城上空,沿衢江自西安门至美裕坊一带民居洒下带有病菌的麦粒、棉花、跳蚤等,造成严重疫情,死亡率高达95.4%。展馆的一个角落专门介绍了当年细菌战受害者们的经历。有一名叫杨春莲的受害者,苦受病菌的毒害,烂脚60余年,为了不让家人为其承受更多的经济压
力,于2003年自杀身亡。调研团的同学们看着屏幕上老人那血肉模糊的伤口和惨遭截肢的手脚,表情都变得十分凝重,气氛也肃穆了起来,内心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和震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到,铭记这段民族屈辱史,是对那些逝去英烈的敬仰,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担当。着眼当下,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强势抬头,安倍政府右翼倾向严重,并极力在国内国际多个场合下否认侵华的历史和事实,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有必要提高警惕。对我们青年人而言,更应该铭记国耻,缅怀过去,以责任和担当面对国家的未来。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有着不懈追求和平的优良基因。在如今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传承革命先辈们的风险和拼搏精神,牢牢把握时代大发展过程中的机遇,积极用智慧和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必能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