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团学工作

文化活动

首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江南大学理学院“食品监管”科技支农帮扶团走进滨湖区开展调研

作者:文:刘洁茹;审核:陈祎  编辑:   发布日期: 2016-08-24   来源:院学工办(分团委)  

 

12日,江南大学理学院“食品监管”科技支农帮扶团在无锡市滨湖区开展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在此之前,同学们从新闻报道中得知无锡多家外卖商家厨房“脏乱差”、不少是无证经营等问题,并通过一些方式查阅了锡滨食安委办相关红头文件发现,食品安全的投诉举报中,涉及无证无照经营、肉及肉制品安全、第三方订餐平台的举报较多。故此次滨湖区的二次调研,同学们重点放在了商家和外卖店家。
 同学们首先去到了雪浪街道的南门菜场,针对一些菜场商铺店家做了问卷调查和采访记录,商家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关键在于政府的监督,中国‘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较多,进货查验较为松散,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制度也没有被严格执行。”随后,同学们来到了一个专门做网络订餐外卖的店家,此店家营业执照等证件齐全,通过和店家交流,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一些无锡市的食品安全事件,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各种新的商业模式也带来了新的食品安全风险。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科学性,接下来同学们又去了太湖街道东绛、蠡湖街道望山路欧尚和海岸城进行调研。
结束了一天的调研,第二日成员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同学们发现无锡市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定,但基础仍然薄弱,风险隐患依然较多。食品产业小、散、乱问题突出,生产经营者管理能力总体偏低,部分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意思较差,违法现象多有发生。尤其在互联网+时代,第三方餐饮服务平台(如网络订餐外卖)、O2O食品零售(如网购网站)、B2C电商和C2C网售(如微信微店)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但也带来了新的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食品安全风险因素的种类及其发现治理难度增大,更容易引发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隐患。
此次滨湖区的调研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到了无锡市食品安全事件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出现食品安全风险的潜在因素。应对食品安全事件,不仅要加强诚信教育和行业自律的宣传,还要鼓励群众参与到隐患排查行动,积极举报食品安全问题,营造群防群控的监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