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与光科2404团支部在第一教学楼1A106教室联合举办“AI赋能·智慧学习”党团共建活动。本次活动创新采用“学生分享+教师示范”双向互动模式,旨在引导学生科学认识 AI 工具,掌握其在学习、科研中的合理运用方法。光电教工党支部书记胡征达与光科2404班全体同学共同参与活动,活动由班级团支书徐福荣主持。
活动现场,三位光科 2404 班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 AI 工具的应用心得。吴俊濠同学以大创项目数据处理经历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 AI 在数据分析与文献阅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强调根据任务特性选择适配平台是发挥 AI 优势、提升问题解决效率的关键。陈晨同学聚焦学科竞赛,以数学建模、“蓝桥杯” 备赛为例,阐述了 AI 技术在辅助解题、优化备赛流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明确指出 “学生应始终占据主体地位,AI 仅为辅助工具,真正的决策者与责任主体永远是人”。方海亮同学则从日常学习需求出发,梳理了主流 AI 工具的核心特点,具体讲解了其在理解复杂概念、辅助完成课后作业等方面的实用价值,充分展现了 AI 作为学习助手的应用潜力。
在学生分享结束后,胡征达老师结合自身科研经验,示范如何合理使用AI辅助科研。他现场演示了如何运用 AI 实现外文文献实时翻译与内容深度解析,以及如何通过 AI 生成并调试代码、复现学术论文图表,直观呈现了 AI 在提升科研效率中的显著效果。胡老师特别提醒同学们,AI 生成的内容需依托专业知识进行严格审校与修正,这一过程不仅能规避错误,甚至可能发现原文未明示的细节,为研究开辟新思路。他鼓励同学们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积极学习相关技术,争做 AI 的驾驭者,让科技真正为学习与科研赋能。
本次党团共建活动以“AI赋能·智慧学习”为核心主题,成功搭建了师生深度对话的交流平台。通过学生实践案例分享与教师专业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既帮助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 AI 使用观念,明确了自身学习主体地位,也让大家掌握了运用 AI 赋能学业科研的科学方法,为推动学风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了新动力。

光电教工支部书记胡征达作分享

团支书徐福荣主持活动

学生代表吴俊濠分享现场

学生代表陈晨分享现场

学生代表方海亮分享现场